4、你认为服药会影响肝肾功能?不止是降压药,绝大部药物都是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但这并不表示对肝肾功能都有损害。各种药物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由于每个病人的反应性不同,不良反应的表现也可各有不同。有些人由于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应用。实际上,仅有很小一部分人服用降压药物会有不良反应,相比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服用降压药物利大于弊。5、你认为凭感觉服用降压药是对的吗?一些高血压患者总会凭感觉用药,头晕吃药,头不晕不吃药。其实,血压的高低是无法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不能“跟着感觉走”。还有些人在血压降至正常后就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导致血压波动,加重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以及危害生命健康。6、你认为降压只用保健品就可以?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的保健品开始出现了,各种说自己的产品号有什么什么功效。有的保健品甚至说“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实际上这类的保健品并没有明确的降血压作用。首先来说保健品不同于药品,其所谓的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认证。如果消费者若对该类产品认识不够,甚至使用方法不当,很容易产生危险。7、你认为去医院复查前要停药吗?有些人去医院复查之前停止服用降压药物,认为停药后血压测量得更真实,这也是错误的做法。因为降压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从我们医生角度来讲更关注服药后血压水平。因此,无论是否去医院就诊,均应按时服药。8、认为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还有些人用药一段时间,即使没有不适的表现,血压稳定,也担心出现耐药情况,并且要求医生换药,这种情况在工作中也会碰到很多的患者来询问,说实话其实也没有必要。降压药不像抗生素类药,长期服用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小。有些病人开始服用药物有效,过一段时间后血压控制不如以前了,多数是由于病情进展所致或者发生了其他情况,这时候应该请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添加或更换降压药物。 总结:关于高血压的问题今天就说道这里吧,本身有点长,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今天在这里并没有和大家说关于高血压的饮食、预防问题,我感觉这些知识在就医过程中以及生活中我们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是关于高血压用药预防的问题,感觉我们大家要引起注意来。另外对于高血压的人群,其实最大的预防手段还是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肺癌遗传吗?
门诊上遇到一位为其母亲咨询的病人家属,她妈妈是一个子宫内膜癌术后的患者,肺上面长了一个结节,非常担心是肺癌,我说这个直径还小,肺癌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她说主要家里病有家族史,所以特别的担心,紧接着她说了一大串,让人听了心惊肉跳的话,他她说她母亲的父亲是肺癌,她母亲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也是肺癌,她母亲的母亲是乳腺癌,她母亲的爷爷是肺癌,她母亲的奶奶倒是长寿活到九十几岁,但是也是突然不明原因的去世,她母亲的一个弟弟是鼻咽癌,这个是她母亲这一家族的癌症家族史,然而这一个家族中非血缘关系的人肿瘤患者也不在少数。她母亲另一个弟弟的老婆是胰腺癌。她母亲的老公也就是她的爸爸,也是肺癌。真正的癌家族,家族成员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悲剧。
癌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家族聚集现象是指家族中有2个或多个亲属患过类似的癌症。肺癌同样如此,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但并不是直接遗传给下一代。恶性肿瘤与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有很大不同,虽然癌症的发生与遗传基因有一定关系,但癌症的发生机理极其复杂,与基因的相关性仅仅是其中一个较小的方面,所以,肺癌患者的下一代患肺癌几率可能高一点,但不一定患癌。
如果家族中有癌症患者,在相同的致癌因素刺激下,后代得癌症的几率通常会大于其他人。
最近一项评估肺癌家族史和肺癌风险关系的研究发表在《Lung Cancer》上。这项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健康学院的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共纳入了84项研究,其中包括19个队列研究和66项病例-对照研究;50项研究来自于欧美国家,35项研究来自于亚洲,其中22项来自。
文章来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网址: http://www.tykjwxtbzz.cn/zonghexinwen/2022/1212/898.html